散文读后感600字初二,散文的读后感600字!

某一天,我忽然发现向人索要专著是很不地道的:人家呕心沥血写一本专著,凭什么给你一本呢?再说,网购如此便捷,为何不愿意花钱买一本呢?说到底,内心深处隐藏着“白嫖”的劣根。

但,从朱封金先生朋友圈的一篇文章《来自远方的感动》,得知他的第三部著作《行走与回望》于2019年已经出版发行了,忍不住厚着脸皮留言:能否寄一本给我?

散文读后感600字初二,散文的读后感600字!

作品封面

朱封金,当过老师,做过职业记者,业余作家,咸宁市文联副主席(兼),现为咸宁新闻网“掌门人”。师范毕业后到咸宁市实验小学工作,据说刚参加工作时,他希望带不需要改作业的课,于是学校就安排他当体育老师。教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体育课不是那么好带,既累还要晒太阳。于是,又要求去带“自然”(现在叫科学)课。总之,用他的话说“不会教书,误人子弟”,但,他的文学素养、记者素养,在当时就显现出来。他以前的专著《天使与魔鬼》就是看足球赛写出来的,每天晚上熬夜看球,白天写作,文笔之优,以致广州的《羊城晚报》和武汉的《知音》杂志社给他抛出橄榄枝。种种原因,还是留在了咸宁,不过是从学校到了报社。

几天后,收到朱封金先生从湖北寄来的著作,并且有亲笔签名和留言:步雄老弟雅正!朱总的举动着实让我感动。品读每一篇美文,在字里行间触摸文字的温度,也“回望”着曾经的每一次相处。

我到咸宁市实验小学工作时,朱封金已经调离学校了,成了咸宁日报的知名记者,因为他一直住在学校小区,所以经常相遇,也偶尔聊几句。咸宁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好学校,被誉为“鄂南一把金钥匙”,几乎每个从那里走出来的老师,都对学校充满感情。

《行走与回望》第七辑有篇文章《难忘实小情》,回忆在实验小学的种种经历,心中一直感恩学校领导对他的宽容和培养,正如他说“我的事业从实小起步,这里是我走出学校、迈进社会的人生起点,是我认知社会、感悟人生的学习窗口,是我充实自己、展示自我的锻炼平台”。《杜鹃花开时节》写的是他当体育老师时,关爱一个叫“杜鹃”的学生的事情,文章写得很感人,看得出他对教师这个职业也有感情。

我跟朱封金先生的渊源,还因为他是《学校与家庭》报的首任执行编辑,我是第五任执行主编。现在想来,编辑校报的工作蛮锤炼人。《学校与家庭》报首任编辑中的朱封金先生,做了职业记者,并当了咸宁新闻网的“老总”;第二任执行主编吕宗恕也早早离开学校,现在在南方周末任职;第三任执行主编邓昌炉(体育老师)也早已是咸宁日报社的时政部主任;第四任执行主编柯美学已经是职业记者、编辑了。我是第五任,最不中用,还坚守在三尺讲台。

散文读后感600字初二,散文的读后感600字!

学校与家庭

在《我当校报编辑》一文中,朱封金先生回顾了校报创始的艰难,以及编辑校报给他带来的机遇。2004年,我调入学校后,校报执行主编是柯美学,他将我纳入编辑部,带着我编报纸。作为学校新闻界的“小白”,我几乎是一无所知,在他手把手地教学下,渐渐摸到一些门道。2006年,柯美学辞职去武汉晨报当记者,执行主编的重任交给我了。为了将报纸编辑好,一方面,我每期都是去咸宁日报排版室排版,在那里跟众多的记者、编辑接触,向他们讨教;一方面,也向朱封金先生请教,比如标题的制作,他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制作一个好标题实属不易,“有时候一个标题要思考两个小时”,这让我对新闻有了颠覆性的认知。比如我也请教他怎样写评论,到他办公室去借过一本书《新华社评论》,这本书至今还未还给他。

当然,跟朱封金先生的渊源还有来自他组织的笔会。他在担任咸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时候,经常组织全市的“文人墨客”到全国各地进行采风。每次活动前,他也给我寄一份活动通知,这也让我有了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海南天涯海角、罗田天堂寨、杭州西湖等地向作家学习的机会。每次出行,作为组织者,在大巴上他以主持人的身份进行暖场和破冰,总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调动参会的每个人,或自我介绍,或表演才艺,气氛热热烈烈,好不惬意。

每次轮到我发言,我一个小小的一线老师,名不见经传,自然没有什么大作,也没有什么才艺,只好讲讲笑话逗逗他们。记得去贵州采风的时候,头一天的自我介绍,朱总从大巴的第一个座位开始介绍起,轮到我这里戛然而止。第二天介绍,我以为从我这里开始接力,殊不知,他不按常理出牌,从最后一个座位上的作家开始介绍。这一度让我耿耿于怀:满肚子的笑话已经憋了一个晚上!

散文读后感600字初二,散文的读后感600字!

本文作者付步雄

《行走与回望》中有一篇文章《幕后的故事——读梁衡〈没有新闻的角落〉有感》,阐述了梁衡这篇文章给他的动力和启发。读着著作,我觉得朱封金先生的有些文章有梁衡的影子,总是能从一处景点中穿插历史的痕迹,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想,让文字变得厚重而优美,让作品变得大气而深邃。比如《车过淮海》,比如《大坝拾遗》等文章。同时,他的文章视角十分独特,《车过淮海》中的开头是:车过淮海,心潮起伏;文章的结尾是:车过淮海,我心淡然。《大坝拾遗》的结尾:从三峡返回,我空手而归。为何空手而归?留给读着无穷的思考和想象。

人,总是随着时光的节奏向前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偶尔“回望”,不代表生活在过去之中,而是对人生的总结和提炼,更是对岁月的一种“恋旧”。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不停地“回望”与朱封金先生的交往,这算不算是一种契合呢?

(本文选自“付步雄的文字生活”微信公众号)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