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少年时代原文,岳飞之少年时代原文及翻译

岳飞身上有很多标签,他是精忠报国的英雄、百战名将、千古奇冤的受害者等等。一开始,大部分人把罪恶的源头指向秦桧,后来又把懦弱、阴险的宋高宗拉出来吊打。总之,岳飞是个被动者。

然而事实上,岳飞39年短暂的人生,始终是一个突围的过程,并且把突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勇敢与无畏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少年时代,作为农家子弟,岳飞虽家贫但好学,并且非常重义。父亲曾感慨地说:“倘若你可以被时局所用,当可殉国死义。”

在岳飞当兵之后,恩师宗泽十分看好他,宗泽拿出宋太祖当年的兵法阵图,要他好好学习,做一名军事主将。可岳飞却告诉宗泽,他不用阵法,他用兵的诀窍只存乎一心之间。这看似玄妙的背后是岳飞独立人格的体现。

此时的大宋一片狼藉,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是为高宗,准备在江南安度余生,至于“北狩”的父兄,那以后再说吧,反正也没有多少感情。可是岳飞的思想还没有“与时俱进”,他就是在此时大张旗鼓,展开了自己的突围行动。

初入仕途,他给高宗写了一封《上皇帝书》。文章激情四溢,豪情万丈,但却让高宗大为光火。只要听到有人说要接回父兄,夺他的皇位,高宗就生气,于是他抡起棒子收拾了岳飞一顿。

新乡打仗,因为和王彦意见不合,岳飞私自离开军队,投奔了宗泽。多年后,又因和张浚为部队归属问题大吵一架,随后岳飞给高宗写了一封辞职信,回乡给母亲守孝去了。

很多人都说岳飞的性格也有一部分原因,说他不懂得揣摩高宗的心思,非要把前两任皇帝迎回来。因此,他当然没有好果子吃。其实这只是表象。岳飞之所以如此,是出于内心的道统坚持。

大家稍加对比后就会发现,岳飞似乎是在“抄袭”前辈。北宋时期,宋太宗被寇准怼过;真宗被寇准劫持过;而仁宗,更是谁都可以批评他。从某种意义上说,岳飞的直来直去,他的前辈们都做过。

只可惜,在国家分崩离析的同时,文化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自从高宗下令对擅自上书的文人处以死刑后,读书人已失去当初的地位。紧随其后,儒学道统也日渐式微。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岳飞这个武夫他主动继承了道统真谛。见迎不回二圣,他又向高宗建议早点确立太子。高宗看到奏折,脸色立马就变了。好嘛,岳飞你是横竖看我当这个皇帝不顺眼了。

很明显,岳飞把自己放在了一个称职的文臣位置,可他没有意识到,朝廷变了,皇帝也变了,昔日那些同僚早已投身到机会主义者的阵营里。只有他还在坚持。

直到最后被投进大牢,他都不愿逢迎为自己辩护,并在秦桧等人炮制的“供状”上,写下了“天日昭昭!”四个大字,表达他对蒙冤受诬的无比愤慨。

一代英杰岳飞就这样陨落了,他艰难突围了一辈子,却终究败给了时局。

岳飞之少年时代原文,岳飞之少年时代原文及翻译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