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课程作业设计就可以将南京市浦口区的凤凰大街打造成空间友好、环境友好、文化友好、教育友好的公共空间?不错!
日前,在2022年“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大赛中,我校建筑学院园林1902班郭雨、许晶昕、曲泽霖,张颖、朱瑶、王兵6位同学的设计方案在刘晓光、傅凯、陈妍三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分别获得全国三等奖、江苏省一等奖和江苏省三等奖。
调整布局,使道路跃升为儿童友好型社区
“南京市浦口区凤凰大街是江浦地区城市空间的主轴线,这条路承载着许多老浦口人的记忆,但目前凤凰大街主要承担交通功能,我们希望通过改变空间结构的格局与设计模式,让凤凰大街旧貌换新颜。”《乡音依旧、雏凤清声:基于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凤凰大街及周边改造》团队成员郭雨介绍,凤凰大街北接凤凰山公园,南达城南河滨,周边商业、文化及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但他们在实地调查后发现,目前凤凰大街整个马路的功能却较为单一。“凤凰大街目前主要是供汽车通行,道路两侧也划满了停车位,而且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也没有明显的边界,这对于行人来说比较危险。”许晶昕同学表示,针对这一现状,他们尝试着通过改变空间结构,最大程度地优化道路布局。
于是,在《乡音依旧、雏凤清声:基于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凤凰大街及周边改造》设计方案中,他们对现有的马路中间的绿岛面积进行缩小,并用绿化带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进行了隔离,确保行人安全。“现有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就是商铺门口的空地,没有明显区分,而马路中间的绿岛面积很大,上面虽然有一些活动空间,但是行人走到绿岛中间也要穿过车流才能到达,这样很不安全,将不同的车道区分后,这样就没有交叉,安全系数也就得到了提升。”
12 3
4
由于凤凰幼儿园位于凤凰大街上,每天会有很多小朋友和家长聚集于此,设计团队认为,应在人行步道上增加小型的儿童活动空间,让凤凰大街成为一个寓教于乐的公共空间。“我们在凤凰大街两旁的人行道上计划设置了欢乐沙坑、滑板、植物种植等区域,让整个大街更加充满活力,在满足孩子和家长休憩娱乐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在路过的途中感知自然。”设计团队成员曲泽霖说。
嵌入历史脉络,使街道彰显文化底蕴
“凤凰大街所在的浦口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浦口在元朝时称为浦子市,又称浦子口,因此而得名。在历史的长河中,浦口区也涌现了许多城市故事以及地标性建筑。”谈及当初的设计理念,《印象唤城归:南京市浦口区凤凰大街的叙事性街道改造设计》团队成员张颖介绍说,基于浦口的历史文化,团队便以历史时间线为设计思路,在凤凰大街主街道上以公交线路的方向为竖向时间轴呈现浦口区的历史发展节点,将名片印在街道间,指引人们去探寻浦口区的历史故事。“我们沿着公交车行进线路,在道路两旁增设了时代纪念碑,碑石上刻有‘1914浦口火车站正式开通运营’‘1991老山入选国家级森林公园’‘2004求雨山文化园建成’‘2021浦口高质量发展再启航’等字样,可以让路过的市民了解浦口区发展脉络,唤醒人们对城市的记忆。”
除了计划对凤凰大街主干道进行改造,《印象唤城归:南京市浦口区凤凰大街的叙事性街道改造设计》团队在方案中还对与凤凰大街交叉的小巷子进行了提档升级。“通过增设街巷入口景观小品、党建宣传小品、植物景观等,凸显浓浓的文化氛围,给予市民精神的滋养与愉悦,并优化了他们活动交往的楼下空间,让他们阐述和表达自己的故事。”
创新课程教学,使学生提升实践能力
“这次我们学生的参赛作品都是他们的课程作业,能取得这样一个成绩也令我们倍受鼓舞。”建筑学院刘晓光老师介绍道,这两个参赛作品也算是教改的成功尝试,原先社会调查方法和风景园林设计两门课作为专业课程分开授课、分别布置作业,但社会调查方法比较偏向理论教学,而风景园林设计则更注重实践,“为进一步地活化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真正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指导理论,并最大程度地突出作业成果化的目的,我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尝试打通了这两门课程,在教会学生社会调查方法的同时,让他们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具体的实践。”
刘晓光介绍,两个团队的作品基于老师布置的课程作业“南京市江北新区凤凰大街改造概念设计”,题目比较宽泛,但同学通过实地调研,在对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社区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全面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针对凤凰大街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这让他们很有获得感,未来我们也会找机会和当地社区进行沟通,争取能将设计方案落地。”
据悉,“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是《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榜单内项目。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
图片来源 | 受访者提供
采写 | 韦玮
值班编辑 | 鲁明玉
责任编辑 | 韦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