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最喜欢过中秋节,一家人围坐在供桌周围边赏月边听父亲讲故事,这成了我们家的传统节目。
父亲讲的故事,多半是大理鹤庆的传奇故事。什么祖师爷开辟鹤庆,108颗珠洒出107个龙潭一个落水洞等等,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火烧钟鼓楼的传奇故事。
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十三火烧钟鼓楼的前三天,鹤庆城中空降一个道士,长发长眉长胡须,身穿破衣,打着绑腿,脚穿草鞋。道士左手托着一个盘子,盘子上面放着一个杯子,杯子上面放着一双筷子,右手拿着一把大火钳。道士整个人看上去很邋遢,只有眼睛放着光。
这道士从东门街起,来回于鹤庆大街,每走一步,夹一下大火钳(火钳发出“特”声),叫一声:”大火钳 ,筷杯盘!”,引得市民纷纷出门看热闹,“城头来了个叫花子”,谁不知道那是大火钳 ,筷子,杯子,盘子呀!
就这样整整叫了三天,道士消失了。
道士消失当天晚,即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三月十三日夜,鹤庆城发生了大火灾。有首民谣为证:“光绪二十三,火烧东门前,带牵钟鼓楼,连累府门前。
这时市民恍然大悟,因为天机不可泄露,这道士是用这种方式来提醒大家:“大火前,快背盘”的。
父亲在讲这个故事时,无论从语言描述,还是语调上,神态表情上都有很强的带入感,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是真的!
父亲口中的钟鼓楼就是云鹤楼。
如今我们看到的鹤庆云鹤楼,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再重建的。云鹤楼,最早叫安丰楼,因丰与风同音,风助火,易引起火灾,又因建成时一双仙鹤盘旋上空祝贺,得名云鹤楼,又因内置大钟,鼓,民间俗称钟鼓楼。
明三暗四钟鼓楼,半节杵在云里头,她是鹤庆老街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我每次回老家的打卡地之一。
虽爹娘离开我们多年,但那些美好的记忆,还有那一轮明月,以及清澈的泉水,古老的传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食品,朴实的村民,让我对大理鹤庆这片热土流连忘返!
天上人间,祝愿人们幸福安康,直到永远!
备注:云鹤楼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城中心,跨街而立,古称安丰楼。大理州鹤庆云鹤楼始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后毁于战火,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鹤庆州通判署府事佟镇倡导建楼,中置钟、鼓各一,俗称钟鼓楼。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又重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再重建,更名为“云鹤楼”。
赵育锐 2022年9月6日 于昆明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bi.com/8694.html